位,前一阵我一直忙新江中学的事,三个星期没开班子会了。”

郝枫等人员到齐后,开始主持会议:

“土地批文跑下来后,又去搞招商引资,东奔西走,忙了好一阵,结果都是白忙。”

郝枫看着郭晓芬和郭浩这两个内鬼,只是把事情点一下,没有说得很具体:

“我好不容易拉到一个有实力的投资商,最后也被人给搅黄了。”

“后来,县委常委会上决定公办,不引资,自己搞,没想到又被县政府以没钱为由,把这块地卖给了一个开发商。”

“啊?怎么这样?”

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情况,惊叫起来。

“那后来怎么样了?”

郝枫笑着回答:

“后来,我不顾一切去跟他们争,最后又争回来了。”

“但县政府不给一分钱,只给一个政策,所以召集大家来讨论这个问题。”

大家更加好奇:

“政策?什么政策?”

“只给政策,不给钱,这么大的学校怎么建得起来?”

郝枫喝了一口茶说道:

“县政府的政策是: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,允许我们提前收取学生的学费,借读费,转学费等各种费用。”

“提前收费?”

孙德喜第一个发表意见:“这不就相当于预售吗?怎么还有预售学额的做法?国家允许吗?”

郝枫回答:

“那个不叫预售,应该叫预收学费。实际上相当于集资办学,或者是半相问学生借资办学。”

“问银行贷款,手续太麻烦,时间也长,还要政府担保。政府担保,是指县人大要做出一个决议,这很难做到。”

郝枫说着借贷的难处:

“问私人或者企业借吧?谁肯借?我先后打过几个电话,都委婉地拒绝了。”

“县财政吧?施县长说很困难,连一些乡民办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,根本没钱拨给教育局建学校。”

“这样一来,这是一条唯一的办学途径。但收费标准,我们要讨论确定。”

郝枫用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敲着:

“因为没钱,我决定先建高中部,后建初中部。高中部后年暑期,计划招收六个班高一,每班

章节目录